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情緒好比渡日如年。小生繆姓乃是蓮仙字,為憶多情嘅歌女呀叫做麥氏秋娟。
<<七姊妹>>電視劇,係以粵劇<<客途秋恨>>的開首幾句歌詞混合北角七姊妹的傳說建構。麥秋娟被寫成是殉情的三妹,繆蓮仙變成劇作家,同秋娟相戀。秋娟死後成鬼,苦候繆蓮仙十幾年不獲,才遇到有緣人郵差椰子糖和富家女黃玉簪,協助尋找繆蓮仙。秋娟一直向二人憶述往事,二人從中尋找線索,終於發現仙是玉簪的姑丈。繆蓮仙和秋娟的過去,分開很多次由各人憶述,而且為了配合劇情進展,又不順序,單是看也很難消化,何況寫?編劇要花極大心思鋪排結構,但寫三十二集是太多,中段開始劇情推進緩慢。因為只有兩條主線,四個主要角色,過多篇幅過少劇情令故事更顯擁腫。看點是在個別配角身上。
劉兆銘
演玉簪的爺爺。每次出場都是嘮嘮叨叨,口齒不清,七情上面。感覺就是老的年煩膠一名,是超級煩。劇中角色的廣東話口音不正但很自然,不似是裝出來。如果那是他演技的一部分,就真是太厲害了。
苑瓊丹
對苑瓊丹最深的印象,倒是來自電影,那是<<九品芝麻官>>的龜婆,舌戰群妓,連包龍星也要拜她為師,方能戰勝方唐鏡。印象中她只能是巴渣潑婦。劇中一幕,椰子糖和玉簪帶着秋娟的靈牌到大姊的家,想要秋娟顯靈對質,一次兩次三次都不成功,六姊妹由驚怕至不懼到大鑼大鼓反擊,苑瓊丹作為六姊妹的領袖,喜劇感盡現。後來秋娟附身,大姊變得温柔文靜。苑瓊丹做回正常人,一本正經的談感情劇,反而令人看不慣,忍不住更想要笑。劇中她同艾威配對。其實最襯她的角色是劉兆銘。老煩膠對女煩膠,一定會刷出激烈火花。
江華
看他演戲已是很久以前,只記得無業遊民、九五至尊、碧血剣。最經典的絕對是金蛇郎君,當時蓋過了同劇所有主角的風頭。他的角色好似都是神經兮兮,不太正常的。劇中以前的繆蓮仙正是如此。狂放不羈的才子,隨心所欲,目中無人,完全是另一個金蛇郎君。成為黃家人後,繆蓮仙正經八百,配上低沉沙啞的聲線,很不對調。感覺江華同苑瓊丹都是性格演員,演某一類角色特別出色。
佘詩曼的角色很開朗。在劇集初段,她講話語氣似要故意強調角色性格,而且肢體語言和表情都有些不自然。始終佘詩曼當時才演戲兩年,而羅嘉良已上了神枱。到後來是有進步了。有一幕是二人在街上你一言我一語的鬥嘴。最後幾集的內心戲和哭戲演來好像有點吃力,但有機會演總好過沒有。當時的佘詩曼,外貌不及文頌嫻和張玉珊,身材不及向海嵐,今日卻能站在大台的尖端,想來她的魅力是來自那扣人心弦的演技。
<<七姊妹>>的劇情基調,一直是悲中有喜,淚中帶笑的。到了最後一集的最後一節,竟然急轉直下,一悲到底。因為有着前幾十集的温馨片段,那突如其來的結局,是十分震撼。
神父:若你今天得到了八萬六千四百元,而這筆錢明日便會消失,你會怎麼辦?
玉簪:我會同椰子糖一起將錢花光,一毛不剩。
神父:那麼,若你有的八萬六千四百秒,同樣明日便會消失,你會怎麼辦?
玉簪:也是同椰子糖一起渡過。
神父:是嗎?其實八萬六千四百秒剛好是一日。明日會如何只有上天才知道。重要的是珍惜每一日。只要珍惜,即使只有一日,也可以是一生一世。
玉簪是個愛撒嬌的大小姐,自小嬌生慣養,衣食無憂,欠缺恒心,做事常半途而廢,遇到椰子糖後才漸漸改變。另一主線的繆蓮仙和秋娟雖人鬼殊途,但結局仍算完滿。然後劇情集中於玉簪身上,卻說到她身患惡疾。上述對話是在最後一集,玉簪因太愛椰子糖而趕走他,最後才發現自己錯了。二人終於成婚,接受眾人祝福。兩年後,椰子糖收到玉簪的信。那是玉簪兩年前早已寫好的。
玉簪:我不要同三姊一樣。我只要快樂的回憶。
兩條主線從此並列。然後是椰子糖和玉簪相遇、相知、相愛一幕幕的片段。椰子糖仰望天空,終於看見玉簪所講,小時候在上海看過的彩色的雪。雪是為了帶給她 / 他歡笑而落下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