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十五年後的十月初五的月光




 沒有變成旅遊特輯,沒有變成品牌宣傳片,沒有葉氏情節。熟識的人物,延續的故事,可就是失卻當年感覺,無法完全投入,有點疏離。是劇情不似預期?是自己變了?難以言喻。


劇本是有花心思的。初段胡桃握着君好手腕和末段的BBQ,都暗合當年情節。至於手語、吹哨子、揹君好入睡,就更明顯不過。偶爾的插科打暉,如豬耳環、草猛、肥貓、中譯英,確有引得在場觀眾發笑,但同主調也不太連貫。令我重拾當年感覺的,只有君好重新振作後,同文初一起工作和重遇金勝的一段。一大不足的是主題曲在劇中只播了幾句,場面竟是文初與琪琪,偏又重新編曲,更找陳潔儀唱。全部加起來,就變得完全不對。電影情節環環緊扣,幾乎沒有多餘情節,唯一太over的是三人在車子唱了大半首<<分分鐘需要你>>。其實三人唱幾句後,映着車子揚長而去已經足夠。

劇情開端值得一讚。畢竟要銜接電視劇的既定背景的限制很大,禮信之死是無可奈何,總不能寫君好拋夫棄子去偷食。只有遽變,君好回到文初身邊才合理。整體上,演員表現到位,催淚位也有,偏卻不能令我感動。很多幕都像是差一點點才完整,或許是一個畫面還是一句對白。感覺上導演很努力去整合情節但不太流暢,留下了斧鑿痕跡。劇本最奇怪的是琪琪在意君好,但君好無視琪琪,儘管開場時各人已視文初和琪琪是一對。這段三角關係沒有太多拖拉。文初是直接拒絶琪琪,君好對琪琪的存在沒有絲毫不安。君好因琪琪遇上車禍,三個人之間的劇烈衝突,最後由文初的獨白帶過:「如果琪琪沒有傷害君好,我沒有傷寈琪琪就好了。」淡淡的。同樣的衝突,<<天與地>>Ronnie回復記憶,要告知Yan真相,黑仔和鼓佬死命的阻止他,以角色對話帶動劇情,效果是深刻多了。 


取景上沒有賣弄旅遊景點,賭場和旅遊塔都合劇情需要。大部分場景仍是橫街窄巷和舊城區。在主教山,君好為文初禱告。在水坑尾,文初吹哨子找到君好。在三盞燈,琪琪擺檔賣餅。港澳碼頭、大三巴、官也街和黑沙也出現過。文初追逐君好的一幕,在在拍出了澳門的舊情懷。


如果說電視劇的主調是温暖的藍色,電影的主題就是灰色。君好從喪親到多次自殺到車禍再要面對文初病發,幾乎沒有開心過。醫院場景多次出現,令人越看越麻木。佘詩曼的笑明明是最甜美的,戲中卻不曾出現過。君好歷盡滄桑,不再是輝眼的翡翠,角色設計造型令佘詩曼顯得蒼老,不比張智霖的童顏。可是,現實裏的佘仍然是超美的。

戲中佘詩曼的發揮空間極大。主線完全集中在文初君好身上,唯一的副線金勝只是輕輕描寫。海琳、展煇、順嫂、胡桃、禮信大都變成過場畫面。文初和嬌姨似旁觀者。變故都在君好身上,情緒波動極大。她從二百多米笨豬跳而不用替身,我想沒多少個演員願意。接着一臉茫然 / 狂笑 / 哭笑難分 / 最後崩潰,是佘的一貫表現。而在婚紗店看到禮信和自己的婚紗照,由不可置信、掛念、欲言又止到激動震抖,縱橫交錯的情感逐一鋪陳,這淋灕盡致的獨腳戲應該是佘歷來最難的一幕。
 


劇末文初手術成功,對君好說不用擔心。君好笑了,夜空明月皎潔。文初打開掌心,不斷重覆話句。如果文初最後只望着虛空重覆一次:「君好,我沒事,你放心吧。」讓觀眾自行詮釋,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