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初評<使徒行者>

2014年,佘佘的回歸作<<使徒行者>>是警匪片,飾演警察(卧底),拍檔是林峯。

一) 警匪卧底劇從無間道到無數laughing gor的狙擊系列,題材已經拍到爛。

謝天華的狙擊系列
學警狙擊 (2009)
潛行狙擊 (2011)
法網狙擊 (2012)
神槍狙擊( 2013)

單是謝天華一人,已每年一狙擊。電視以外,還拍了兩齣電影。至於其餘的警匪片,已多到數不清。

二) 佘佘已經演過幾次警察
刑事偵緝檔案IV(1999)
無名天使3D (2004)
法證先鋒II (2008)

文婉蘭是文靜檔案室文員,姚麗花是俏嬌娃,馬幗英是精明幹探。角色類同,但經歷和性格各異。

三) 佘佘同林峯已多次配對
YUMMY YUMMY (2005)
覆雨翻雲 (2006)
歲月風雲 (2007)
花花世界花家姐 (2011)

今次已是佘佘同林峯五度合演,成為合作次數最多的男藝人,剛好超過了陳豪(四次)。 但陳豪同佘佘零九年到一二年每年一劇,四中有三是重頭劇,令人更印象深刻。

從劇種、角色到拍檔,佘佘的新劇都不見新鮮感。對<<使徒行者>>實在不存厚望,只求劇不要太難看,佘佘在公式化的劇情下有正常發揮。結果,第一集先來個突兀的插敍,劇情也悶,最後還要來個無間道式墮樓。 開局是十分差。然後故事設定警方有五個卧底,又有黑警,更是將老舊的情節玩到變本加厲。看來這齣劇是沒希望了。

為了佘佘,劇還是要看下去。丁小嘉活潑開朗,精靈古怪,很有林淼淼的影子。佘佘剪了短髮,衣著型格,嚴肅起來又有點像葉梓恩。但不論是哪個她,佘佘仍是笑到很甜,連眼睛都會笑。

再看下去,對劇集開始改觀。這齣劇比一般警匪片多了很多温情,不是一味的陽剛嚴肅到底,有喜劇情節。佘佘的很多搞笑場面,又有了昭陽公主的身影。佘佘幾乎是不顧形象,演得很放得開。相比次下,木蝨的角色是插科打暉,梁烈唯演來卻是大搖大擺,全無幽默感。

有一幕是佘峯頂着門阻擋惡犬,峯貼着佘,在她身上摷武器,找不到。峯說數三聲然後一起逃走,佘故意強調:是數完三後才走,不是數到三便走。結果峯數到二,佘便馬上跑掉,留下他一人被狗咬。雖然這是老掉牙的笑話,但佘演來就是十分有趣。佘卻是惡有惡報,逃走時絆倒,屁股插到木板的釘上。最後屁股黏着木板,一拐一拐的逃。另一幕是峯為了護佘而試毒,峯中毒昏迷,全身抽搐,反白眼。佘抽出強心針卻不敢刺下去,驚慌至全身發抖。二人的表現都十分出色。輕鬆和緊張的情節不斷交錯,似乎是<<使徒行者>>的獨特風格。

大部分卧底已現身。本來佘是卧底峯是敵,相處下來佘漸漸真心愛上峯,不斷在理智和感情之間掙扎,是一貫公式化而合理的情節。現在的劇情發展才過了三分一,二人卻已互知對方是自己人。如此設定,會少了很多可用情節。又一個意料之外。此劇的看點是越來越多了。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七姊妹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虧我思嬌情緒好比渡日如年。小生繆姓乃是蓮仙字,為憶多情嘅歌女呀叫做麥氏秋娟。

<<七姊妹>>電視劇,係以粵劇<<客途秋恨>>的開首幾句歌詞混合北角七姊妹的傳說建構。麥秋娟被寫成是殉情的三妹,繆蓮仙變成劇作家,同秋娟相戀。秋娟死後成鬼,苦候繆蓮仙十幾年不獲,才遇到有緣人郵差椰子糖和富家女黃玉簪,協助尋找繆蓮仙。秋娟一直向二人憶述往事,二人從中尋找線索,終於發現仙是玉簪的姑丈。繆蓮仙和秋娟的過去,分開很多次由各人憶述,而且為了配合劇情進展,又不順序,單是看也很難消化,何況寫?編劇要花極大心思鋪排結構,但寫三十二集是太多,中段開始劇情推進緩慢。因為只有兩條主線,四個主要角色,過多篇幅過少劇情令故事更顯擁腫。看點是在個別配角身上。

劉兆銘
玉簪的爺爺。每次出場都是嘮嘮叨叨,口齒不清,七情上面。感覺就是老的年煩膠一名,是超級煩。劇中角色的廣東話口音不正但很自然,不似是裝出來。如果那是他演技的一部分,就真是太厲害了。

苑瓊丹
苑瓊丹最深的印象,倒是來自電影,那是<<九品芝麻官>>的龜婆,舌戰群妓,連包龍星也要拜她為師,方能戰勝方唐鏡。印象中她只能是巴渣潑婦。劇中一幕,椰子糖和玉簪帶着秋娟的靈牌到大姊的家,想要秋娟顯靈對質,一次兩次三次都不成功,六姊妹由驚怕至不懼到大鑼大鼓反擊,苑瓊丹作為六姊妹的領袖,喜劇感盡現。後來秋娟附身,大姊變得温柔文靜。苑瓊丹做回正常人,一本正經的談感情劇,反而令人看不慣,忍不住更想要笑。劇中她同艾威配對。其實最襯她的角色是劉兆銘。老煩膠對女煩膠,一定會刷出激烈火花。

江華
看他演戲已是很久以前,只記得無業遊民、九五至尊、碧血剣。最經典的絕對是金蛇郎君,當時蓋過了同劇所有主角的風頭。他的角色好似都是神經兮兮,不太正常的。劇中以前的繆蓮仙正是如此。狂放不羈的才子,隨心所欲,目中無人,完全是另一個金蛇郎君。成為黃家人後,繆蓮仙正經八百,配上低沉沙啞的聲線,很不對調。感覺江華同苑瓊丹都是性格演員,演某一類角色特別出色。



佘詩曼的角色很開朗。在劇集初段,她講話語氣似要故意強調角色性格,而且肢體語言和表情都有些不自然。始終佘詩曼當時才演戲兩年,而羅嘉良已上了神枱。到後來是有進步了。有一幕是二人在街上你一言我一語的鬥嘴。最後幾集的內心戲和哭戲演來好像有點吃力,但有機會演總好過沒有。當時的佘詩曼,外貌不及文頌嫻和張玉珊,身材不及向海嵐,今日卻能站在大台的尖端,想來她的魅力是來自那扣人心弦的演技。

<<七姊妹>>的劇情基調,一直是悲中有喜,淚中帶笑的。到了最後一集的最後一節,竟然急轉直下,一悲到底。因為有着前幾十集的温馨片段,那突如其來的結局,是十分震撼。

神父:若你今天得到了八萬六千四百元,而這筆錢明日便消失,你會怎麼辦?
玉簪:我會同椰子糖一起將錢花光,一毛不剩。
神父:那麼,若你有的八萬六千四百秒,同樣明日便消失,你會怎麼辦?
玉簪:也是同椰子糖一起渡過。
神父:是嗎?其實八萬六千四百秒剛好是一日。明日會如何只有上天才知道。重要的是珍惜每一日。只要珍惜,即使只有一日,也可以是一生一世。

玉簪是個愛撒嬌的大小姐,自小嬌生慣養,衣食無憂,欠缺恒心,做事常半途而廢,遇到椰子糖後才漸漸改變。另一主線的繆蓮仙和秋娟雖人鬼殊途,但結局仍算完滿。然後劇情集中於玉簪身上,卻說到她身患惡疾。上述對話是在最後一集,玉簪因太愛椰子糖而趕走他,最後才發現自己錯了。二人終於成婚,接受眾人祝福。兩年後,椰子糖收到玉簪的信。那是玉簪兩年前早已寫好的。

玉簪:我不要同三姊一樣。我只要快樂的回憶。

兩條主線從此並列。然後是椰子糖和玉簪相遇、相知、相愛一幕幕的片段。椰子糖仰望天空,終於看見玉簪所講,小時候在上海看過的彩色的雪。雪是為了帶給她 / 他歡笑而落下的。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軌跡



2014年:評判
1997年:季軍

不經覺已十七年。

 港姐的確是女藝人的搖藍。從1991年開始的有:
1991年 郭藹明 蔡少芬
1992年 郭少芸
1993年 陳妙瑛 郭可盈
1994年 譚小環 李綺紅 陳芷菁 張可頤 康華 黃紀瑩
1995年 楊婉儀 張潔蓮
1996年 袁彩雲 李珊珊 宋芝齡 潘芝莉
1997年 劉綽琪
1998年 向海嵐 吳文祈
1999年 郭羨妮 胡杏兒 黃泆潼
2000年 簡慕華
2001年 楊卓娜 朱凱婷 楊思琦 
2003年 曹敏莉 吳幸美 李詩韻
2004年 朱慧敏 徐子珊 
2005年 葉翠翠 李思雅 袁彌明
2006年 呂慧儀 陳茵薇 周家蔚 徐淑敏
2007年 何傲兒 黃智雯 王君馨
2008年 高海寧 陳倩揚 馬賽
2009年 劉倩婷
2010年 莊思明
2011年 許亦妮
2012年 楊洛雯

一)名次只是入場劵
港姐冠軍多是力棒對象,但成就最高的蔡少芬、佘詩曼、胡杏兒都是季軍。陳妙瑛、郭可盈、張可頤甚至沒有名次,更是異數。

二)參選港姐是女藝人的重要來源
以現在的節目為例:
<<東張西望 >> 陳倩揚 吳幸美 共兩人
<<愛回家>> 郭少芸 楊卓娜 朱慧敏 莊思明 楊洛雯 共五人(原以為集結了兩個港姐冠軍和佘詩曼的<<無名天使3D>>(2004年)己是最多港姐參與的劇集。不查資料,也不知道<<愛回家>>的許多人都是港姐出身。五個人的紀錄恐怕難以打破。)
從郭少芸到楊洛雯,橫跨了足二十年。

三)港姐的活躍度每況愈下
近年每年都只有一個,能登上一線的就更少。藍字所示,都是一段時期內的一線女演員。如今仍活躍的,只有胡杏兒,李詩韻,徐子珊。上一個已是2004年的徐子珊。可惜徐子珊近來演的不是警察就是卧底,完全被定型了。2003年的李詩韻沒有名次,近幾年開始做女主角,角色多元化,演得也不錯。論產量、角色挑戰性、奬項,1999年出身的胡杏兒是最接近佘詩曼的人。

四)限制
港姐參選年齡為18-25歲,取中位數22歲。當選後兩年開始拍戲是慣例,再要磨練演技和儲觀眾緣,一般需要五年。則略有小成之日已近三十歲。大台的一線男演員很多已年近五十仍在做男主角,而且好似越老越年青。女藝人的角色卻受年齡限制。記憶所及, 年過四十仍能當女主角的,只有一個鄧萃雯。

廿一年的港姐名單中,多少人已退下來:半紅不黑慢慢淡出 / 婚後減產,以家庭兒女為重。曾攀上高峯的,終也有滑落的一日。佘詩曼的電視劇產量高峯,截至2006年。那些年,她每年拍三四齣劇,每隔兩三個月就會看到她的演出。每年都提名女主角奬,也是到了06年才得到。以後,她每年只有一兩齣劇。她的最高峯卻是在2009年。那一年同黃子華拍檔的<<絕代雙驕>>叫好叫座,將可惡的港女演得可愛。台慶劇<<宮心計>>更是聲勢浩大。林淼淼和劉三好兩個角色都入圍女喜和女主角最後階段,要繼06年再連奪兩奬不是夢,只拿一個也很合理,沒想到卻是空手而回。翌年2010年,她只出了一齣<<公主嫁到>>,近半演員同<<宮心計>>,卻是截然不同的喜劇。新加入女一陳法拉和鍾嘉欣,演員陣容強大到拆開來可演三齣劇。那一年,鬥的仍是演柴九的枭雄。這次終於贏回女喜和最佳劇集。接着她自我挑戰的花家姐難看到不行。翌年的<<4 In Love>>亦在水準之下。每個佘迷,都該忘記這兩齣劇。



忘不了的是<<天與地>>。年少無知唱到街知巷聞,唱到可以在音樂頒奬禮獲奬。電視劇主題曲成為金曲,上一次可能在八十年代。網上討論程度爆燈,劇中金句廣傳,評價同收視卻成反比。對白深刻,畫面很有電影感。故事題材充滿戲劇張力,角色之間的矛盾令各人都有發揮。葉梓恩是一個人在對立面,三個男主角都要同她對戲,整個劇情也是繞着她運行,戲份相當重,主宰了整齣劇的成敗。這個份量的女主角,或許只有佘詩曼才做得到,而她也的確做到了。可惜因佘林兩人離巢,此劇雪了兩年,更是台慶後馬上播,好使劇集撥到翌年才競逐,沒法爭奬。結果呢?那一年是全民投票,<<天與地>>硬是拿到了最佳劇集。惜劇中表演屬另一層次的佘沒得到角色奬。

四年內得到兩次最佳劇集,一次女喜後,佘離開了大台。久候兩年,終於再有她的劇。這一年,佘詩曼已年近四十。能夠看到她演出的機會,恐怕是越來越少了。